妇科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硬皮病病人小便时,尿液中有这种东西,提示
TUhjnbcbe - 2020/6/3 1:23:00
白癜风是先天的吗


  无论是人类,或者脊椎动物,一天都要经历吃喝拉撒睡,这是新陈代谢的需要,将营养物质吸收体内,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其中就包括尿液。


  正常情况下,尿液大多数为淡*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占96%~97%,固体成分占3%~4%。正常成人每天排出固体物质约60克,固体物质中无机盐约25克,有机物约35克,其中尿素约30克,其余是少量的糖类、蛋白及体内多种代谢产物。


  所以,正常人排出的尿液呈水样,但如果尿液出现大量蛋白质,尿液就不再呈水样,而是出现泡沫,这种情况往往提示肾功能受损。

BUT,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


  蛋白尿有功能性和病理性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一般见于2种情况:


  1、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


  2、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3、清晨起床时尿中无蛋白,经活动一段时间后,尿蛋白可明显增多,但平卧休息1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可能这些疾病所为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毫克。常见于三种情况: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硬皮病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病;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


  3、肾组织性蛋白尿


  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

如何判断病理性或功性蛋白尿


  我们常人毕竟不是医生,不能在出现蛋白尿的第一时间就判断是病理性还是功能性,所以如果发现异常,医院检查。如果没时间去,也不要着急,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因为一过性蛋白尿会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再者就是综合病史考虑,一般病理性蛋白尿患者会存在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癜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蛋白尿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丢失的尿蛋白能通过饮食补充吗


  事实上,肾炎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一般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认为肾炎病人不能吃含蛋白质的食物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即使对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期的病人,也主张给吃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治疗期间,尤其是进行腹膜透析时,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应增加,约1.2~1.5克/公斤体重。


  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如肾功能正常者,主张进食高蛋白质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及改善或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果肾炎患者出现氮质血症,或早期肾功能不全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否则会加速肾功能恶化。总之,不同的病情,应采用不同的饮食食谱。

赞赏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硬皮病病人小便时,尿液中有这种东西,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