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妇科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
在临床上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月经病。常见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多、月经量少、痛经、月经提前、月经推后、排卵期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第二、带下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白带量多或者白带量少,临床主要是各种阴道炎、宫颈炎;
第三、妊娠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妊娠剧吐、妊娠腹痛;
第四、产后病。临床症状表现产后恶露不净、产后乳汁偏少、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全身疼痛;
第五、表现为妇科杂病,例如常见的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每一种疾病的症状具体表现不同
医院就诊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医师有话说
方圆
医院中医妇科硕士、主治中医师
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七年制,中医妇科学硕士,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即跟随浙江省名中医江伟华主任中医师学习,为其学术继承人。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妊娠相关疾病、妇科炎症、不孕症、产后及手术后中医调理。
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从整体观入手,通过采用补肾填精,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手段,扶正祛邪,使气血平和,脏腑调达,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就整体观念而言,中医治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综合全身情况而治疗。
比如,围绝经期综合征,有些女性朋友会出现很多复杂的症状,首先是月经不调,月经周期、经期、经量都不规则,其次出现潮热、盗汗、失眠、心慌、耳鸣、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脾气暴躁等。这时候,单纯止汗,明目,或者安神,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西医也很没有特效的办法。中医就发挥其优势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施以灵活的药物,就很好地解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各种症状了。
程慧芳
医院中医妇科硕士、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专业,—年于上海中医院生殖中心进修。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男女不孕不育证,复发性自然流产、月经病,盆腔炎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后缺乳,药物流产失败、黄褐斑及围绝经期综合征。
妇科病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比如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不孕等都是妇科病的范畴。
简单来说,妇科病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前阴病、不孕症等。因为概念广泛,所以很常见。
治疗上也是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治疗上也应该个体化,治疗用药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中医就很好地体现了。
例如,原发性痛经的治疗,西医的治疗一般是给予止痛药。但是,中医因人而异,根据患者舌苔脉象辩证施治,有气滞血瘀引起的、有肾气虚引起的,有气血虚弱引起的,也有寒凝引起的,还有湿热引起的。总的来说寒热虚实都可以引起痛经,所以给予的治疗用药也是因人而异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从根本上治疗痛经。
正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特点,所以让中医治疗妇科疾病能够全身调理与个体化治疗。另外,中医治疗还有毒副作用少、促进妇科手术后的恢复等优势。
张姣
医院针灸科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
擅长: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等脊柱、关节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对失眠、面瘫、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有自己的见解。
针灸对于大多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如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包括月经提前、错后、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少、月经过多)、卵巢功能减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不孕等。
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性、病程、体质等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或艾灸治疗,如毫针、电针、耳针、穴位埋线、温针灸等。
其中艾灸疗法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调补冲任的作用。此外,穴位埋线疗法以其见效快、效果好、节省时间、节约成本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9月份中医馆
常驻专家介绍』
蔡列兵
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年毕业于浙江省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本科,学士学位,余景茂中医儿科专修班优秀学员。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结合民间秘验方治疗疾病及调养亚健康状态。应用中医药优势病种有:中医儿科调治急慢性咳嗽、消化不良、抽动症、夜啼;肿瘤病放化疗前后调理;肝功能异常及黄疸、急性胃肠炎、顽固性便秘、阑尾炎;风湿病、椎间盘突出、颈背腰腿痛;肾病蛋白尿的调治;妇科的痛经、腺肌症、月经不调,盆腔炎;孕期外感咳嗽,产后骨痛、咳嗽。失眠、头痛眩晕耳鸣、脑血管意外、中风后遗症,高血压调理;糖尿病并发症、高尿酸血症;淋巴性水肿;变异性咳嗽、胸水。
周红英
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
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针推系针灸专业,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三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经方、传统针灸、阴阳对应平衡针法、腹针等调治疾病。针对面瘫、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偏头痛、慢性胃肠炎、顽固性便秘、阑尾炎、荨麻疹、月经不调、术后尿潴留、脾胃虚弱等治疗和亚健康调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开展“冬病夏治”等穴位贴敷防治疾病。
毛艳芳
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
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先后师从于丽水市绿谷特级名中医王津主任医院内科纪云西教授。擅长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咳嗽、便秘、腰椎间盘突出、疲劳综合症、小儿疳积、小儿久咳不愈、月经不调、女性盆腔炎、不孕不育、痛经、内分泌失调、失眠、皮炎等方面的中医治疗及调理。
郭宇晨
医院中医科住院医师
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医学学士。曾于医院培训3年,师从丽水市绿谷特级名中医王津主任医师。现跟随浙江省名中医宋力伟主任中医师学习。擅长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如慢性胃炎、咳嗽、哮喘、失眠、眩晕症、偏头痛、心悸、腰腿痛、荨麻疹、面瘫、中风后遗、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症等疾病。
徐达隆
医院医共体竹垟分院院长,主治医师
出生于中医世家,本科学历,自幼接受中医环境的熏陶,热爱中医事业。曾先后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陈佐钦先生、医院双博士学位名中医夏永良先生。擅长治疗脾胃失调、肝肾亏虚、便秘、失眠多梦、多汗、腰腿疼痛及中医养生保健。
医院妇产科专家简介
吴线玲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五全天
学科:妇产科
简介
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妇产科临床27年余,曾赴浙大二院进修妇科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及宫颈疾病诊治。擅长产科高危妊娠的管理及诊治,妇科微创腹腔镜下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宫颈疾病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阴道镜检查、宫颈冷刀锥切术。
李子*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二全天
学科:妇产科
简介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农工**员,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青年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阴式手术学组委员和腔镜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江西九江学院兼职副教授。发表国家级及省级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分别发表在Medicine和JIMR期刊。多次荣获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主持和参与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数项,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共5项。
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有着丰富的妇产科临床工作经验,曾赴广东佛山国家级腔镜培训基地进修妇科腔镜、山东泰安进修“贾氏阴式手术”。擅长妇科微创手术,尤其阴式系列手术,熟练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和全切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宫腔镜冷刀技术、盆底修复手术等。主持开展腹腔镜下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各种手术和经腹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术;腔镜联合阴式下的“妇科盆底修复”系列手术:脱垂子宫悬吊术、经典脱垂子宫的阴式系列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TVT-O手术等。
方丽华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
学科:妇产科
简介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丽水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分会生殖激素相关学组委员。毕业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6年余,先后至浙医院、医院医院进修。专业特长为妇科内分泌更年期月经病、开设月经病更年期门诊。擅长阴道镜检查、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开展妇科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多年,熟练掌握产科高危妊娠处理和管理。
陈静风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三全天
学科:妇产科
简介
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赴浙医院进修产科及妇科肿瘤。擅长产科高危妊娠处理、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宫颈疾病、妇科肿瘤的诊治及手术治疗。
龚慧珍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二全天
学科:妇产科
简介
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先后赴医院、浙江大学医院产科和妇科腔镜中心、医院盆底诊治中心进修学习。擅长产科高危妊娠处理、宫腹腔镜检查及手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
俞海燕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四全天
学科:妇产科
简介
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从事妇产科工作30余年。曾赴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进修产科及妇科、不孕不育症诊治。擅长产科高危妊娠处理,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不孕不育症、宫颈疾病、妇科肿瘤的诊治及手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简介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于年7月成立,现有专家50余名。由医院西医、西学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中医护理、中药等高中级专家组成及上海、杭州、丽水等地多位教授、硕士生导师、博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参与的专家团队。中心以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理念,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进行各种常见病、慢性病、疑难杂病的研究与诊治。诊疗中心致力于为每一位疑难病证的患者精心制定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追求最高的诊疗质量,最便捷的会诊流程,最完善的会诊后随访机制。中心专家将以精湛医术和崇高的医德服务患者。
目标:将医院打造为浙闽赣边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研究、教学中心。
中心 鄢连和
编 辑: 黄 琪
审 核: 李沈晟
主 审: 汤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