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季节交替,天气骤然变暖,也让不少人都得了感冒,也让孕妈妈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
好好的一个姑娘,一旦怀孕,她本人和周围的亲朋好友就会患上非常强烈的“被害妄想症”!
不论是吃的东西,还是用的化妆品,还是生病了要吃药,
她们都会处于格外谨慎的状态,好像任何东西都能成为残害孕妈妈和她肚子里宝宝的毒药。
怀孕是女性人生中的特殊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由于关系到母子两人的健康,对常人来说的一些小病小灾,对孕妈妈来说就会如临大敌。
不少孕妈妈感冒之后挺着肚子打着嚏,眼泪鼻涕一大把,跑去朋友圈里吐槽孕期的这又一次坎坷,结果,引来了一堆预料中的强力劝阻,“可千万别吃药,挺住!吃药对孩子不好,一定不能吃哦!”
准妈妈一方面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担心孩子的安康,还会为了用药还是不用药纠结不已!
先上干货
妊娠各时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受精后1-2周: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即要么没有影响,要么有影响导致流产,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
受精后3-8周(即停经5-10周):称为致畸敏感期,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时期,极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此时期不必用药时果断不用,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补药。
孕中晚期:这一时期是胎儿的器官基本分化完成,并继续生长。这段时间药物致畸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但是有些药物仍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分娩前:孕妇最后1周用药需特别注意,因为胎儿体内的代谢系统不完善,还不能迅速而有效地处理和消除药物,药物可能在婴儿体内蓄积并产生药物过量的表现
再谈误区
误区一:强忍病痛不用药
这应该是孕妇准妈妈们生病时最常见的状态了吧,不管是啥病,都强忍着坚决不吃药,生怕吃进去的药物伤害到了肚子里的宝宝。
这种做法真的相当危险啊!
生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小病拖成大病,反而对肚子里的胎儿有伤害,最终还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
其实,孕妇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仅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而且能防止胎儿受母体疾病的影响。
所以,各位准妈妈们,应当纠正妊娠期不能服药的错误认识,生病时应及时就诊。
生病了,别忍着,去医院进行合理治疗吧
误区二:忽视中药的毒副作用
总有人认为,中药多采自大自然,常用的药性平和的中药毒性作用较小,因此通常服用中药比较安全。
错了!
药物都有毒性,使用不当会出现严重后果。
宫斗剧里面的“宇宙无敌第一打胎神器”麝香(麝香打胎并不靠谱,是一种误解)虽然更多的是一种误解,但也体现了“是药三分毒”的特点。
凡是药物,就有一定可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虽然目前许多中药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不代表就绝对没有不良反应。
许多中药所含的成分十分复杂,特别是各味中药相互配伍以后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误区三:坚决不用抗生素
不知道为啥,现在很多人提到抗生素就坚决摇头说不要。
一问她们原因,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拜托,孕妇患病后,更应该及时诊治。
临床上发现,孕妇患感染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出现发热时,绝大多数的胎儿发育都会受到不良影响。
怀孕期间并非绝对不能使用抗菌药,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就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有些抗菌药如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对孕妇、胎儿是比较安全的,副作用轻微,治疗效果好,该用还是用啊!
当然,无论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大小,都要提起做好过敏测试,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四:病急乱投医!
而这一类,好妈不知道说什么好,跟以上三类准妈妈简直是两个极端,这种心大的准妈妈,要和前一种准妈妈中和一下该多好。
不吃药不行,乱吃药更不行!
有些孕妇吧,觉得自己患得只是小病,比如感冒啦,拉肚子啦,医院找医生,就在家凭借想当然或者网上的奇奇怪怪的偏方自行用药。
但其实,许多药物对正常人没有毒副作用,对胎儿却有很大的伤害。
就感冒而言,一般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
医院妇科微创门诊苗辉主任介绍每天都有至少6、7个孕妇咨询吃了感冒药、消炎药到底能不能继续怀孕的孕妇,但不是所有药都对胎儿不利,感冒药也是一样,得看吃的是什么药以及服药时的妊娠周数。
市面上常见的百服宁、维C银翘片等感冒药影响不大,而速效感冒药、含水杨酸类药物则属于孕妇尽量不用的药物。
不论孕妇妈妈患得什么病,都一定要谨慎,咨询医生再用药,自己用药比不吃药更危险!
妇科微创全体医护人员祝各位孕妈妈都能生一个健康宝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