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ASCO妇瘤重磅研究。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6月4日至8日以线上虚拟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作为影响力十分重大的国际肿瘤会议,ASCO公布了众多癌种领域的重磅研究,也吸引了国内外肿瘤专家学者的目光。本次“复肿专家团带你看ASCO-妇瘤专场”邀请到了医院吴小华教授和韩啸天博士为我们线上直播解读ASCO妇科肿瘤领域的几项重要研究。扫码观看精彩直播回放
III期OUTBACK研究:标准放化疗后增加辅助化疗不能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结局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仍有很大比例的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或转移,进而导致死亡。既往数据显示在放疗后给予更多化疗可能有助于改变临床实践。为了系统性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美国妇科肿瘤协作组(GCIG)发起了OUTBACK研究,以探索在标准放化疗后增加辅助化疗能否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在本次ASCO大会上,OUTBACK研究的最新结果入选了Late-breakingAbstract(LBA)(摘要号:LBA3)。OUTBACK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参与的组织/国家包括ANZGOG(澳大利亚和新西兰)、NRG(美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中国)和新加坡。研究设计如图1所示,入组患者为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IB1期和淋巴结阳性、IB2、II、IIIB或IVA期)。根据淋巴结状态、参与地点、FIGO分期、年龄和计划扩大野放疗等分层因素,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入标准顺铂放化疗组(CRT组)或标准顺铂放化疗+4个周期卡铂/紫杉醇辅助化疗组(CRT+ACT组)。研究主要终点为5年总生存(OS)率;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PFS)、不良事件(AE)和疾病复发模式。图1.OUTBACK研究设计研究结果显示,年4月至年6月间共纳入例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其中CRT+ACT组为例,CRT组为例。CRT+ACT组有例(78%)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IQR45~65个月)。CRT+ACT组与CRT组的5年OS率(72%vs.71%,HR=0.91,95%CI0.70-1.18,P=0.91)(图2)及5年PFS率(63%vs.61%,HR=0.87,95%CI0.70-1.08,P=0.61)(图3)均无显著性差异。图2.OUTBACK研究OS结果图3.OUTBACK研究PFS结果亚组分析显示,小于60岁的患者可从CRT+ACT治疗中获益,而60岁以上的患者更能从单纯标准放化疗中获益(图4)。图4.OUTBACK研究亚组分析结果在安全性方面,随机分组后1年内,CRT+ACT组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中3~5级AE发生率为81%,对照组为62%。随机分组超过1年后,没有证据表明两组存在AE差异。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模式也相似。该研究结果说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标准顺铂放化疗后进行辅助化疗不能改善生存获益。韩啸天博士点评道,“这是一项大样本量、全球多国家/中心的临床研究,其结果虽然是阴性的,但非常有意义。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随机分组是在CRT之前,导致很多应该入组到辅助化疗的患者未进行辅助化疗;且大部分患者都在高收入国家,可能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研究者采用了卡铂+顺铂的辅助化疗方案,而既往阳性结果采用的是顺铂+吉西他滨的方案,辅助化疗用药是否会影响结果也值得深思。”II期NeoPembrOv研究:新辅助化疗期间加入帕博利珠单抗可提高晚期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完全切除率,但没有PFS获益多项临床研究证明在III/IV期卵巢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疗效非劣效于初始减瘤术(PDS)治疗。年ESMO/ESGO指南已推荐新辅助化疗可作为初始不能完全切除患者的治疗选择。然而,只有50%~65%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之后能完成完全肿瘤切除。如何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新辅助治疗联合PD-(L)1抑制剂是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在本次ASCO大会上公布了一项此类探索的NeoPembrOv研究的结果(摘要号:)。NeoPembrOv研究(NCT)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非对照、随机II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在初始不可切除的FIGO分期IIIC/IV期卵巢、输卵管或腹膜晚期高等级浆液性癌(HGSC)患者中,新辅助卡铂-紫杉醇化疗(CP)期间加入帕博利珠单抗(P)是否能提高最大减瘤率[通过中间型减瘤术(IDS)后的完全切除率(CRR)来评估]。患者按2:1随机接受4个周期的CP±P然后行IDS。IDS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化疗(2~4个周期)和选择性贝伐珠单抗治疗共15个月,±P作为维持治疗,总治疗持续时间2年。随机分组依据为治疗中心、FIGO分期、IDS后贝伐珠单抗使用计划和病灶大小(<5cm/>5cm)。主要终点为IDS时的CRR。次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手术发生率、ORR、PFS和OS。图5.NeoPembrOv研究设计研究结果显示,共纳入91例患者被随机分组,80例(88%)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CP治疗,随后接受贝伐珠单抗±P进行维持治疗。在CP+P组(n=61),有58例(95%)患者接受了IDS,其中78%的患者完成完全切除,最终CRR为74%,在统计学上优于预先设定的假设。CP组(n=30)CRR为70%(29/30患者接受IDS)。4周期化疗后,CP+P组和CP组中分别有41例(71%)和17例(58%)患者完成完全切除。IDS前,CP+P组较CP组的ORR更高(76%vs.61%),但其并未转化为PFS获益,CP+P组和CP组的18个月PFS率分别为61%和57%,无显著性差异(图6)。图6.NeoPembrOv研究PFS结果在安全性方面,CP+P组和CP组≥3级AE的发生率分别为75%和67%,主要是血液、淋巴、胃肠道和血管疾病。CP+P和CP组中分别有20%和13%的患者发生术后AE(主要是感染、血管和胃肠道反应)。两组之间因治疗导致死亡的事件数量没有差异。该研究结果说明,在初始不可切除的IIIC/IV期HGSC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期间加入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高完全切除率,但该获益未转化为生存获益。目前生存数据和包括PD-L1状态在内的转化研究正在进行中,以期更好地评估帕博利珠单抗的作用。吴小华教授说道,“这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