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你也许对一些疾病的冬病夏治并不陌生,但妇科疾病也可以冬病夏治,你知道吗?
妇科病也可冬病夏治宫寒自测自测宫寒可以通过五个方面(脸色、月经、白带、四肢和孕育)来看。
(1)宫寒的女性脸色一般较黯淡,而且皮肤干燥粗糙无光泽,有色斑,黑眼圈。
(2)宫寒的女性例假时经常会伴有痛经、月经不调和经血颜色偏暗的情况出现。
(3)白带较多且清稀。
(4)平时手脚冰冷,怕冷,腰酸背痛。
(5)备孕好久仍没有怀孕,也可能是宫寒。
中医认为,女性身体属寒凉体质,子宫是女人身体里最怕冷的地方,所谓宫寒,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并不是说子宫腔内的温度低,而是指体内阳气不足,子宫及其相关功能呈一种低下的状态。
宫寒的原因主要与体质、饮食生冷、肾阳虚等有关。
有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热。寒性体质大多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过劳或易怒损伤身体阳气……这些是让身体偏寒的常见原因。
在中医理论中,女性体质属阴,因此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更何况那些一年四季喜食冷饮的人。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女性切忌恣食生冷寒凉食物,血之运行,贵在按时满盈,经候如常,则能摄精成孕。
若女性素来体质虚寒,再加上经前、经期不注意保暖、贪食冷饮,可使胞宫受寒、寒凝血瘀,不利于盆腔血液循环,导致卵巢功能紊乱,从而发生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痛经,甚至不孕。
妇科疾病虽不像哮喘、冻疮等好发于冬天,但是上述妇科疾病与哮喘、冻疮一样往往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也属“冬病”。
宫寒的女性怕冷,经常手足冰冷。如果你也有这些症状,不必紧张。因为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疗法——冬病夏治,可以在夏日医治冬病宿疾,让你的“冬天”恢复温暖。
中医认为,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所导致的妇科病,冬病夏治会有独到效果。比如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产后身痛等,通过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瘀,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有利于慢性妇科疾病的康复。
女性妇科健康,需注意6点生活习惯在进行冬病夏治之外,平时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在三伏天同样也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克制,坚持不懈,方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禁食生冷食物。冷饮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不易向外发散,影响治疗效果。
2.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鱼、虾等海鲜(发物)和油腻的食品。
3.如敷贴膏药以后最好不去空调房。因为身体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
4.保持情绪乐观。情志因素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夏季炎热,更易烦躁,因此,一定要有意识地克制不良情绪。
5.保证睡眠的充足。
6.坚持适度的锻炼。适度的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能力,还可鼓舞阳气的升发、增加汗液的排泄,利于祛除体内滞留的寒气。
韩春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毕业后就职于医院,武汉医院,阿里健康等,长期从事妇科、全科,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经验丰富。
专业擅长:中西医妇科学,精通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痛经、经期综合征、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卵巢早衰(POF)、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生殖系统等疾病。医院远程工作经验,能流利的通过与病患朋友网上视频、语音交流,诊断处方,获得口碑好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