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
养老金*策调整当然可以,但对民众来说,不管*策如何调整,有利还是无利,养老金的账本首先应该让人看明白。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造成巨大负担。建议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国有股划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等多措施以缓解压力。 说实话,关于养老金空账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近年来一些学术机构、学者多有公布,却一直缺乏准确的官方数据。在公众对养老金账本缺乏基本了解,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推行延迟退休制度很难获得民意的支持。 近日,养老金议题大热,概因社保部门表态,出台弹性延迟退休*策方向是大势所趋。然而,民众的意见却与此大相径庭。日前,人民关于弹性延迟退休问题的调查中,93.9%的友表示反对。而近日来,公共舆论对此主要也持反对意见。不同意的声音如此之多,说明了什么?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对待。 当然,实行弹性延迟退休*策,有其合理性和现实需要,然而,这一*策遭遇如此多的反对声音,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民众对养老金账本的基本信息缺乏了解。 且不说全国养老金空账规模是多少,民众不知情,在很多具体的问题上,也是一问三不知。比如,你个人养老金账户上究竟有多少钱?将来退休了,能领多少退休金?延迟退休多干几年,能多领多少退休金?诸如此类很直接、很简单的问题,很多人都不清楚,又如何让大家同意“延迟退休”*策? 实际上,很多人每月都按时交纳养老保险,平时却很少去想这些问题。这次“延迟退休”的*策动议,直接关系到要不要再多干几年的问题,也就激发起了大家的问题意识。人们就会去算计,晚退休几年,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但如果将来能领多少退休金都说不清的话,大家就不得不继续刨根问底。 养老金*策调整当然可以,但对民众来说,不管*策如何调整,有利还是无利,养老金的账本首先应该让人看明白。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也正处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可是,无论如何改、怎么调,都应该首先要满足民众的知情权,让民众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改、如此调。 故而,养老金*策调整要考虑民众的利益诉求,需要想方设法说服民众,通过翔实的数据,解答民众心中的疑惑。 养老金*策调整和民众利益息息相关,事关重大,从程序上来说,由具体的职能部门内部研究制定,或许不太合适。国务院曾经要求,一些重大公共*策应该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希望,延迟退休*策方案制订及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除了专家、学者的意见,也听听普通老百姓怎么说、怎么看。 倘若,在征求意见的时候,普通老百姓能看明白养老金的账本,那么,看清民众对待延迟退休的真实态度,或将不难。
第二,周期性大盘蓝筹股,如有色、煤炭、钢铁、水泥、地产等,可以在第一波上涨中冲锋陷阵,修复估值,但*策取向决定了它们仍然是调结构、抑过剩的对象,不可能像年,年,以及2012年年底经济高增长时期的那三波行情那样,充当领头羊角色,而只能是补涨、跟涨。哪怕沪港通开设之后,也难有根本的改变。
香港交易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共有12家公司在香港上市,集资总额约82亿港元。其中,来自内地的新上市公司占8家,集资总额约为80亿港元。内地新上市公司募资占比超97%,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仅为42%,增长一倍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