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一天,男人和女人,因为卫生巾吵起来了。
一个女孩月经提前5天,没有准备卫生巾,也没能在高铁上买到卫生巾。
后来,女孩向高铁建议售卖卫生巾,有一些男性不理解,认为这属于“极少数需求”。
〓女性生理期用品种类繁多,卫生巾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一个女人一生大约要用掉1.5万个卫生巾
高铁卖不卖卫生巾,本质上是市场行为,没必要过多争论。
况且,售卖卫生巾,非但不亏钱,还很有可能赚钱。
〓并非所有高铁都不售卖卫生巾,昆明铁路局的小程序里,6元一包的卫生巾销量超过一万
能吵得如此热火朝天,是因为太多人不理解,中国四亿女性刚需的卫生巾,在生活里究竟多重要。
以至于评论区里,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观点。
有压根不懂卫生巾的人,认为包装上标示的mm、mm等长度尺寸,对应的是不同女性的身材,由此得出“高铁备货卫生巾十分麻烦”的结论。
有的人则充满想象力,认为月经和尿一样可以靠意志力控制,因此卫生巾不能算作必需品。
种种发言虽然匪夷所思,但被看轻的卫生巾,起码能拿出来,当作一个纯粹的生理期用品讨论。
而今天局长想聊的,是卫生巾的穷亲戚、另一个真正的“极少数需求”——羞于启齿的卫生棉条。
用了就不是好女孩?
〓互联网上,很容易看到使用卫生棉条被分手的经历
和卫生棉条相比,卫生巾遭受的误解,属实是小巫见大巫。
用了卫生棉条,被男朋友指责“不是好女孩”,尚且不算什么。
仅仅因为一根纯棉的小圆棒,亲妈能对女儿疯狂发“电报”。
上一秒还是妈妈的“宝贝”,下一秒就变成了“王八蛋”。
卫生棉条商家也没预料到,自己能成为压垮母女关系的最后一坨棉花。
不过,看了卫生棉条的形状,你也许能稍微理解,为什么它被当作洪水猛兽。
这是市面上常见的卫生棉条,看见它的形状,也许你会想到一些画面。
一根棍状的固体,被缓缓推进体内……
简单来说,卫生棉条那巧合的形状和使用方式,让它被迫蒙上一层传统而羞耻的滤镜——许多人认为卫生棉条会破坏处女膜。
〓卫生棉条的使用方式
因此,知名卫生棉条品牌丹碧丝,曾在产品详情页里备注这样一句话:
“从中国社会的现状和中国女性的角度来看呢,不建议处女们使用。”
这句自杀式的提示语,并厂商多虑,反而是这群专业人员对市场的了解太过深刻,本能流露出来的求生欲。
但事实上,卫生棉条只是个平凡的生理期用品,显然没有破坏所谓“处女膜”的能耐。
它和卫生巾一样,主要原料是棉,可视作一块被压好的棉花,能适应不同女性身体的形状。
而所谓“处女膜”,是一个应该被纠正的称呼,它并非真是一层密不透风的薄膜,而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形状各异孔洞。
否则,经血如何从体内排出?
都年了,不会还有人以为,经血是从尿道排出的吧?
〓处女膜形状示意图
况且,市面上卫生棉条的常规直径仅1.5厘米,相当于一根手指的粗细,完全可以畅通无阻穿过“处女膜”的孔洞。
你应该试试
不止男性对卫生棉条充满误解,许多女孩也是近几年才听说“卫生棉条”这四个字,想大胆尝试一次,却又怕背上莫名的指责。
如此一来,愿意使用卫生棉条的中国女性少之又少。
根据家乐福、丹碧丝提供的用户画像,目前中国的卫生棉条消费者以千禧一代的年轻女性为主,在中国生理期用品市场里,卫生棉条俨然是鲜有人知的稀奇玩意儿。
可卫生棉条不是新兴产品,它已问世90余年,只比卫生巾的发明晚了8年。
〓年,卫生巾已经传入中国,胡适在《常识》杂志刊登文章《女子月经布之研究》,向中国女性科普月经布
在现代中国,它们前后脚进入市场,起跑线只差了3年。
年,北京造纸十一厂从日本引进了中国第一条卫生巾生产线。当时,一包卫生巾售价为7角钱一包,而女性经期常用的卫生纸,只卖1角7分。
这种高奢又新奇的产品,非人类高质量女性不敢问津,北京造纸十一厂因此连续亏损3年。
也是在卫生巾亏损的第三年,卫生棉条兴致勃勃冲进中国市场,投放了中国的第一个生理期用品广告——O.B.卫生棉条广告。
卫生巾都不被接纳,卫生棉条这种需要塞进身体内部的东西,在社会氛围保守的80年代,就显得格外骇人听闻。
想想也是,还没弄明白怎么把卫生巾贴内裤上,忽然来了一个新鲜玩意儿,告诉你别贴了,拿我这个直接往你身体里捅,更好用,换谁不是一副如遭雷劈的惊骇表情?
〓现代卫生巾发明前,妇女使用的生理期用品
那个生理知识并不普及的年代里,卫生棉条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惊悚,以至于卫生棉条商家早早遭受市场重挫,在中国销声匿迹近30年。
其实理论上来说,卫生棉条比卫生巾更具先天优势。
从子宫出来的经血,很容易被内置的棉条完全捕获,处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位置。放在外面的卫生巾,则更容易侧漏,湿热的环境还会有细菌滋生的风险。
〓美国第一位女航天员莎莉·莱德(SallyRide)进入太空时,NASA专门为她配备了卫生棉条
在欧美市场,卫生棉条和卫生巾平分秋色。年时,已有四分之一的美国女性固定使用卫生棉条。
尽管中国市场对卫生棉条不太热情,但中国女性对卫生棉条的需求仍逐年攀升。
越来越多女性意识到,现代女性生活中,卫生棉条更能“解放”妇女。
〓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里约夺得女子米仰泳铜牌
当年,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比赛正酣时,刚好碰上生理期,使用卫生棉条才完成了比赛,而如此使用场景,卫生巾永远无法做到。
〓教官叮嘱即将上战场的俄罗斯新兵,准备一些廉价的卫生棉条,用来充当止血带
不仅如此,作为一根绝对干净的纯棉条状物,卫生棉条的超强吸力,可以当作战场上的止血带,堵在伤口处,完美解决失血过多的问题。
极端情况下,你甚至可以用卫生棉条生火,大大提升你的野外生存能力。
不要藏起来
卫生棉条广告里,为了突出轻便自由的优势,往往会描绘女性玩水、玩滑板、骑马等画面。
似乎只要使用了卫生棉条,女性就能完成平时无法做的事。
〓年,美国医生厄尔·哈斯(Dr.Earle·Haas)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导管式卫生棉条,而发明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妻子
上世纪70年代,大量同类型卫生棉条广告洗脑之下,流传着一个冷笑话:一个小孩只有1美元,他的朋友劝他买个棉条,这样他们就能去游泳、去赛马、甚至还能滑雪……
比卫生棉条更大众的卫生巾广告,则执着于让卫生巾原汤化原食,回归成一朵纯白无暇的棉花。
〓卫生巾广告里,常回避卫生巾本身
奇怪的是,从来没有广告肯具体描述卫生巾或卫生棉条本身。
于是出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在电视、网络媒体里,生理期用品似乎百无禁忌,到了现实生活里,他们却被巧妙、低调且不露声色地隐藏起来。
大部分女孩都会遇到一个神秘的黑色塑料袋。
走进一家中小型私人超市,如果收银台上结账的是普通百货,老板会拿出一个印有店铺LOGO的透明塑料袋。如果结账的商品里有卫生巾,老板会心领神会拿出黑色塑料袋,装好后一言不发递出去。
仿佛在说,“我懂行,无内鬼,继续交易。”
正因为公众把月经当作难以启齿的隐私话题,连带着女性生理期需求,也变得讳莫如深。
绝大多人的性启蒙,都由画质低劣的盗版小电影完成。对于人类身体的认识,我们充满羞赧,从不公开讨论,更不谈深入了解,自然对生理知识充满陌生。
如果人们对一件事足够陌生,那么就连“1+1=2”这种事也能大吵三天三夜。
高铁能不能卖卫生巾,并不是争吵的本质,不理解才是。
首先,试着去了解她们的生活,然后才能理解她们发出的声音。
参考资料
1.《4亿女性刚需,各路资本杀伐:藏在卫生巾里的0亿生意》.深氪新消费
2.《中国卫生巾发展简史:一段女性失语的历史》.刘璐
3.《回溯百年卫生巾广告发展史,女性营销中的羞耻与勇气》.TopMarketng
4.《年全球及中国女性卫生用品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卫生棉条市场持续增长》.华经情报网
5.《我国卫生棉棒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处于导入期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观研天下
6.《卫生棉条诞生90年,为何中国女性很难爱上它?》.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