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养老服务中心”经营模式将重塑养老服务市场,尤其是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个性化中医诊疗和护理服务,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来源:诊锁界
作者:宗正
11月15日,固生堂以万元人民币收购上海千诚护理院%股权,以万元人民币收购杭州回元堂国药馆%股权。
这是固生堂今年继医院、杭州大同中医门诊部后的两大收购动作。此次收购的目的,其公告上称:一是增强固生堂在上海及杭州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与固生堂其他线下医疗机构及在线医疗平台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从去年至今,固生堂在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及宁波等地疯狂“买买买”,除了线下实体机构还收购了一家在线医疗平台,用来扩大其医疗服务网络。
通过砸钱的方式提高覆盖城市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是固生堂的主要打法之一,从今年其收购战略来看,可以看出其更加注重基层社区的布局,对下沉市场有了足够的重视。
01|万收购护理院,大型机构纷纷布局“中医馆+养老服务”
此次被收购的上海千诚护理院,有着多张床位,多平米的面积,设有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全科、中医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中西药房等科室。
无论是这次被收购的护理院,还是今年5月被收医院,都表明了固生堂对中医康养、慢病健康管理的重视。中医慢病健康管理越来越重要,老龄化的严峻带来的体量庞大的老年人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医养需求,“老龄化全方位医疗保健”逐渐成为刚需,无论是大型连锁医疗集团还是单体小医馆,都不得不重视并顺应这一趋势。
早在多年前,《黄帝内经》对老年人健康保养做出指导。“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外,唐代的《千金方》、宋代的《养老奉亲书》和清代的《老老恒言》等古籍,也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经验。在治未病方面,中成药具有治疗加调理的作用,能够针对一些潜在老年疾病进行预治疗及调理;在老年康复和护理方面,通过针灸等手段能够协助中风偏瘫等病人更快恢复。
以中医、中药为切入点,链接养老服务,既不偏离主业,又能提供特色养老服务和新的盈利增长点,中医馆+养老近年来成为中医馆发展的新趋势,有不少大型机构已开始入局。
不只是固生堂,老字号中药企同仁堂也开始在护理、康复上发力,今年上半年收购了义乌三溪堂旗下的保健院。目前为止,同仁堂已托管、划转2医院、6医院,其养老板块也在积极拓展康养生活馆、社区健康驿站、旅居健康养生馆等业务。与固生堂一样,同仁堂也在疯狂“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