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工厂的生产效率领先于在韩工厂
在华工厂的生产效率领先于在韩工厂
在分布于全球的30家显像管生产企业中,位于中国深圳的三星SDI公司的工厂的生产效率在今年年初实施的SDI经营评估中荣居榜首。深圳工厂的1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9500个显像管,而水原工厂每天却只生产8500个。
如三星SDI的例子一样,设在中国的工厂的生产效率超过国内工厂的事例在不断出现。此前,国内企业主要被“廉价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所吸引,开始打进中国。但现在出现了不是为了廉价劳动力,而是因为较高的生产效率而将工厂搬向中国的企业的倾向。
江苏省南京锦湖轮胎厂原定目标是每天生产1万个轮胎,但最近已超过原设计能力,每天生产14,000个轮胎。生产设备虽落后于完全实现自动化的韩国光州工厂和全南谷城工厂,但不合格产品所占的比例却为0.5~0.55%,与韩国工厂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第一毛织在中国天津建厂第3年的99年创下80万美元的纯利润后,去年又创下增加2.5倍的200万美元的纯利润。工厂开动成本仅为龟尾工厂的55%,而这里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却已经达到可以出口到要求荷刻的日本市场的地步。
化纤企业—高合于去年在韩国创下了1.2667万亿韩元的净亏损,但在中国青岛的当地公司却创出了114亿韩元的纯利润。
三星经济研究所最近发表了题为《中国正蜂拥而来》的具有冲击性的报告书。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在10年后除了半导体以外,将超过所有韩国主导产业。报告书指出,中国的常用技术领域和中低价位的产品已完全超越韩国,由此韩国产品因中国产品的加入美国和日本市场上正在失去其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