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种妇科病的艾灸治疗方法 [复制链接]

1#

现代女人经常受到妇科病的困扰,最常见的就是妇科炎症。比如:不孕不育,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经少,经量太多,闭经、宫血(崩漏)、盆腔炎,盆腔积液及包块,阴道炎。

其实,只要坚持,艾灸能治好很多妇科病。因为往往在用艾灸治疗某一病症时,不知不觉地也把另外一种病也治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艾灸能同时治疗好几种病。

为什么艾灸能治妇科病?

妇科病,大多数是由于寒湿、气滞血瘀,经络堵塞、血虚等引起的。也就是体内的环境或气象不好,由于气象或环境不好,就像是没有阳光的寒湿天气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当然就会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畅,代谢的垃圾产物无法排出,新鲜血液无法正常运送到,当然就会生各种各样的病了。

就像一直在寒湿的天气下,东西就发霉发臭发烂,在严冬下就会结冰。当然还会不断的消耗人的阳气,病会越来越重。要根治好这么多的病,只有改变好体内的环境或气象。艾灸能补元阳、散寒祛湿、通经活络、消炎止痛……

妇科炎症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如果月经少,可以加脾俞、阴陵泉帮助气血生成。如果再靠下边那个附件炎,我们一般说的盆腔炎,或者子宫炎、宫颈炎,都可以用中极配三阴交。

用艾灸把体内的气象变得阳光明媚,就会冰雪消融、阴霾尽散、经络通畅,当然就能根治这么多病了。把生病的环境改好了,病自然就没有了。

艾灸通经络,经络通则百病消

靠你自己体内的阳气来调理好身体,也得要有一定的条件。要有足够的元阳,要有气血、晚上要早睡并睡好……

人体久病,元阳必虚,元阳虚,就不能战胜病邪。艾灸能补充元阳,元阳充足,很多功能才能起动,有了元阳,才能燃起人体的太阳,有了阳光的照射,才有生机。艾灸通经活络,经络通畅,则百病不生。
  

大多数人不了解艾灸,当然就不会相信。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艾灸并动手实践,从中体会到了艾灸的神奇!百闻不如一试,光说无用。当你久病不愈,不要绝望,还有艾条温灸!反正用其它的方法没有治好你的病,不防换种方法。

1、艾灸治疗盆腔炎

穴位点: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2、艾灸治疗白带、阴部瘙痒

穴位点: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肝胆湿热者加太冲、行间、阴陵泉,脾虚湿盛者加丰隆、脾俞、中脘、天枢,阴虚湿热者加肾俞、太溪、水泉、太白。

3、艾灸治疗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属于亦属阴挺、阴痔范围内。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穴位点:百会、神阙、维胞、子宫、三阴交、肾俞、命门、脾俞等穴位。

4、艾灸调理卵巢囊肿

艾灸取穴:气海、关元、中极、带脉

症状分析:卵巢囊肿与内分泌失调或者湿热淤积有关,中医认为肝肾虚弱、肝郁气滞、血虚、血淤、湿热积结、盆腔瘀阻、痰浊等都是能够造成卵巢囊肿的。

5、艾灸调理月子病

艾灸取穴: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及痛点阿是穴

症状分析:月子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受风、寒、凉等环境因素而来来的手脚肢体疼痛。腰膝酸疼,畏寒怕冷,全身关节肌肉疼痛。

灸三阴交穴:调理气血

灸血海穴:养血润燥

灸肾俞穴:调和气血

加灸涌泉穴:温阳益气,通络活血

加灸足三里穴:温阳益气,通经活血

加灸气海穴:温阳益气,扶正固本

加灸归来穴:调和气血,滋阴补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