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下椿皮这味药。
出自《新修本草》,为苦木科乔木植物臭椿的根皮或树皮。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南等地。全年可采:生用、麸炒至焦*或醋炙用。
椿皮性苦、涩,寒,归大肠和肝经。具有清热燥湿,止泻,止带,止血。
这功效很实用啊,特别适合胃肠道的疾病。
首先运用在湿热引起的泄泻方面。
椿皮苦寒性燥而兼收涩之力,既清热燥湿,又涩肠止泻。
治湿热泻痢,单味煎服即有疗效,若与地榆、*连等苦寒治痢药同用、则疗效更佳。
治久泻久痢,常与诃子等收敛止泻药同用,如《脾胃论》诃黎勒丸。
其次就用在湿热引起的带下方面。
椿皮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收涩止带,常用治湿热下注,带下赤白等证,如《摄生众妙方》椿树根丸,常与*柏等清热燥湿药同用。
第三个就是用于止血了,尤其是下焦的,崩漏、便血、痔血等。
椿皮具有止血之功,可广泛用于多种出血证的治疗、因有一定的清热作用、故尤以血热所致的出血为宜。
治血虚有热,经水不止,崩漏下血,加龟板、白芍、*柏等,如《妇人大全良方》固经丸。
治便血体虚者可加鸡冠花为丸、*芪汤送下。
治痔血,单用有效,如《证治准绳》单用本品为末、醋作丸。
此外,我我们之前所说的大多数清热燥湿要一样,可以治疗皮肤是问题,可用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痒,多煎汤外洗或制膏涂搽。
现代的药理成分研究表明椿根皮含苦楝素、鞣质、赭朴酚等。
根及枝干含苦木素。
树皮含臭椿苦、苦内酯及脂肪酸、甾醇、皂苷、羟基香豆素甘等。
苦木素和臭椿苦有抗肿瘤作用,后者对人体鼻咽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好了,今天的中药科普就到这里了,有收获,体会欢迎留言,欢迎一起每日打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