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9日,由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首都医科医院主办,北京妇科微创诊治中心、亚太妇产科内视镜及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及《北京医学》协办的“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京津冀妇科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第五届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区域会议以及第十届全国妇科微创理论与实践护理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
本次会议涵盖妇科肿瘤微创诊疗、规范化诊治手术操作、子宫腔疾病整复、手术直播、青年医师手术精粹、宫腔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精彩连连。中国妇产科在线为您带来妇科肿瘤微创诊疗与规范化诊治手术操作专题报道。
妇科肿瘤微创诊疗专题
高雨农教授:维持治疗与卵巢癌的长期管理
卵巢癌绝大多数发病呈散发状态,15%发病来自遗传,其早期诊断仍然困难,目前仍无有效的筛查手段;发病机制不清不能对人群进行有效筛查;治疗方面以手术+化疗为主。医院高雨农教授带来了“维持治疗与卵巢癌的长期管理”,从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基本治疗、慢病问题、紫杉醇单药维持治疗、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PARPi抑制剂维持治疗、PARPi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等方面对维持治疗与卵巢癌的长期管理进行系统阐述。高教授认为:卵巢癌的治疗主调是永恒的化疗与铂类,维持治疗需要建立在含铂化疗的基础上。
朱前勇教授:晚期卵巢癌手术做到R0,困难在哪里?
满意的手术和化疗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基石。医院朱前勇教授分享了“晚期卵巢癌手术做到R0,困难在哪里?”,她首先分析了晚期卵巢癌手术治疗现状。指出:目前晚期卵巢癌手术做到R0的困难可能在于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团队合作与缺乏正确的理念。随后,朱教授分享了她们对于晚期卵巢癌手术做到R0的思考。她认为,卵巢癌手术令人着迷,有太多的未知和不完美需要我们努力。不同的手术,结局不同,腹腔镜评估与卵巢癌MDT团队配合十分重要。
岳青芬教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中损伤防治体会
医院岳青芬教授分享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中损伤防治体会”。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日渐提高,但由于解剖位置深,手术充分暴露困难,因而损伤风险也较高。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中主要的并发症包括肠管损伤、输尿管损伤、血管损伤、淋巴液外漏、淋巴囊肿形成等。岳教授通过手术视频结合自己的手术经验为大家讲解了术中损伤防治的体会。
黄向华教授:非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临床应用体会
医院黄向华教授分享了“非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临床应用体会”。POP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黄教授认为,对于POP的治疗应遵循共识进行评估,有症状才干预。处理原则为I~II度无症状者可进行观察或进行生活方式指导,有症状但不严重的患者可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对于保守治疗失败或不愿意保守治疗的患者才考虑手术。手术治疗包括重建手术与封闭手术,黄教授重点讲解了腹腔镜下非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她认为:非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可选择的一种术式,费用更低,疗效满意,但仍需要大样本的随访来证实。
朱兰教授:慢性盆腔痛指南(EAU)解读
医院朱兰教授以全新的视角带来了“慢性盆腔痛指南(EAU)解读”。慢性盆腔痛是在与男性或女性的盆骨有关的结构中感知到慢性或持续性疼痛,其往往与消极的认知、行为、性和情感以及提示下尿路、性、肠道、盆底或妇科功能障碍的症状相关。朱教授结合指南从疼痛的流行病学、用于诊断的评估、循证医学证据与推荐分级等方面对膀胱疼痛综合征、妇科方面慢性盆腔痛、肛门直肠疼痛综合征、阴部神经痛、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与治疗手段进行了详细讲解。
赵淑萍教授: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问题
青岛市妇幼保健院赵淑萍教授分享了“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问题”。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8%-30%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随着发病年轻化趋势,对于年轻尚未生育的患者如何安全有效的实施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越来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