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出生就要做的这件事,关乎宝宝健康让宝 [复制链接]

1#

回想当年生孩子,真敬自己是条(女)汉子。那劲儿,那精气神,可把我厉害坏了!

顺产完毕,助产士把孩子抱过来,放到我胸膛。很快,我就开始了第一次母乳喂养。

一个小小的生命趴在那里,粉嘟嘟软绵绵热乎乎,真是令人感动!人生第一次拥抱自己的孩子,与孩子肌肤的亲近,连接着母子之间美妙天然的情感。

今天,我们请医院产科主任曹引丽,她要讲的话题,就是关于新生儿和母亲之间爱的抱抱。

医院

曹引丽

产科主任

一级主任医师,西安医学院兼职教授。孕产保健部主任,妇产科规培基地主任,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围产医学分会产房安全与助产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委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盆底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分会母胎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母婴保健专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代主委,陕西省保健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委,陕西省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医疗联盟妇女疾病中心副主任。

专业方向:围产保健及代谢性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全天、周四上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个产妇的分娩方式无非是自然分娩或剖宫产,但孩子出生过程即接产过程却大相径庭。

传统接产方式

医院仍按照传统的接产方式:

当胎儿娩出时放在产床上,依次进行吸痰-断脐-包扎脐带,然后让妈妈确认孩子的性别-擦净胎脂-称体重-盖脚印-系身份识别腕带-用小被包裹后抱回母亲身边,母子“隔被相拥”进行母乳喂养。

殊不知,胎儿从子宫内带着羊水娩出后他感觉到什么?毋容置疑和我们洗澡后的第一感觉一样--冷!

但我们却全然不顾,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上述的每一步操作,而没有设身处地的想想孩子最需要什么?

WHO提倡的接产方式

WHO指出,在分娩过程中和出生后立即进行基本的低成本的新生儿保健服务:

贴近母亲

把刚出生的胎儿第一时间放在妈妈腹部预热的毛巾上,五秒内开始彻底擦干孩子全身(刺激孩子呼吸、预防低体温)

剪脐带

待脐带搏动减弱或者消失时(约1-2分钟)剪断脐带(增加孩子头几个月铁储备)

“三不”

不包:脐带不消毒也不包扎(脐带易干燥,脱落快,感染少)

不吸:出生时一般不吸痰(避免刺激心率下降和感染)

不擦:不擦洗胎脂(增加保温丶抑制细菌)

24小时后洗澡

出生后24小时洗澡(利于保留益生菌)。

这样可以降低约22%的新生儿死亡,减少约80%新生儿低体温,且感染、窒息及颅内出血也明显减少。纯母乳喂养率从21%提高到80%以上。

西北妇儿的接产方式

医院从年就开始落实WHO上述所提倡的基本的低成本的新生儿保健服务。

在我院出生的孩子都记录有时、分、秒。孩子出生后立即放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听着妈妈那熟悉的心跳和呼吸,更有安全感和满足感。

这就是妈妈与孩子的第一次拥抱,要持续到出生后90分钟,也就是孩子完成了第一次母乳喂养,适应了外界环境后再给孩子称体重、盖脚印、系腕带等等。

我院每年有近两万的自然分娩的孩子出生时享受到了第一次拥抱。

去年我们开始让剖宫产的孩子在出生时也立即擦干全身、延迟断脐,在手术台上享受到妈妈的第一次拥抱。这样孩子低体温发生率减少了,感染减少了,需要转新生儿科治疗的孩子也减少了。

让母亲把挽救生命的温暖、胎盘血和保护性细菌传递给新生儿,促进了母乳喂养,增进了母子感情。这是出生后的第一次拥抱,是妈妈和我们医务人员给孩子的爱,也是孩子最初的温暖、起点和未来。

产一科

医院产一科是陕西省医学重点学科、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科室亚专科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的诊治管理,以及围产期营养管理。产一科年门诊量约11万人次以上,分娩人次多人次,出院人次多人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孕妇多人。高危孕产妇占到近70%,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去年接收基层危重及亚专科疾病转诊患者年0多人次。产一科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16名。科室承担国家剖宫产早期新生儿基本保健项目(剖宫产EENC),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及省厅级科研项目。近五年在SCI、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科室承担着国家助产士规培基地、住院医师规培基地、以及省市县级继续教育培训进修实习的教学工作。

-

原作:曹引丽

改编:张维娜

审核:曹引丽

排版:张维娜

责编:杨娜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告知

相关阅读:

照X光、做CT后发现怀孕,宝宝还能不能要?

来来来,一个动画带你认识最常见的妇科病

当明星妈妈遇到新生儿溶血病......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