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1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针对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加强边境地区、口岸城市卫生检疫和隔离观察救治能力建设。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研究进一步优化防范疫情输入的措施。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我们请来了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先生,医院院长余波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庞军先生,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来回答媒体提问。
首先,通报一下疫情情况。
5月17日0时—24时,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例,其中境外输入内蒙古病例4例;本土病例3例,分别为吉林2例,上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上海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减少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5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17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2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85例,其中来自境外输入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其中境外输入3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台湾地区例。
5月17日,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万例,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要根据境外疫情变化,适应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可能增加的情况,对入境人员、参与入境转运人员等做到应检尽检,加强闭环管理,严防引发本土疫情。
以上是疫情情况。
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作为国际大都市,中国最大的出入境口岸,上海“外防输入”的压力可想而知。我们想知道,面对这样的情况,上海的口岸防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强化联防联控筑牢“外防输入”防线的?谢谢!
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
付晨
谢谢您的提问。上海是我国年出入境人数最多的口岸城市之一,“外防输入”的压力是首当其冲。为了做好“外防输入”的工作,上海市不断强化海关和地方之间的联防联控,无缝衔接,形成闭环管理。我们作为疾控部门,也同时关口前移,早期介入到口岸的防控工作当中,与海关紧密地配合,共同做好“外防输入”的工作。
3月5日,上海确诊了首例境外输入的病例,截至目前一共确诊了境外输入病例例。从3月5日开始,上海市疾控中心就派出了一支由45个人组成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进驻到上海的两个机场,和海关一起共同做好防控工作。我们在海关的派驻队伍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及时掌握入境人员信息以及海关初步流调的信息,研判分析,并且尽早发现一些可疑的病例,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落实相关的防控措施。
二是协助开展入境旅客的分流。我们快速地落实有症状的入境人员的定点诊疗、无症状人员隔离管理的分流措施,如果一旦发现航班上有数量比较多的有症状的乘客,他可能超过了常规的处置力量,我们派驻的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由指挥部调动增援队伍,调动救护转运车辆,以快速地分流人员,减少人员在机场的滞留。截至到目前,通过市疾控中心的驻机场人员核验后由救护车送医排查的旅客人数达到例,最多的一天送医达到例。
三是现场派驻人员在开展现场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的技术指导,指导现场工作人员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优化机场对于入境人员的隔离留验区域、信息采集区域以及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清洁通道、污染通道这些功能区的合理设置,避免送医的旅客通道和其他人员的通道之间发生重叠,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全力地配合海关积极开展入境旅客的核酸检测,对于入境有症状的送医人员开展检测,对于入境无症状,但是海关通报阳性的人员开展复核。在上海,海关和我们地方形成了非常好的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市疾控中心派驻人员参与口岸的疫情防控又强化了联防联控,在海关、边检、机场和指挥部、医院、救护系统,以及各个区的隔离点之间建立了沟通桥梁,促进各个环节的衔接,也为卫生部门在第一时间能够掌握信息、第一时间能够调查处置赢得了先机。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浦东机场每天都有大量的入境人员,上海的做法是全部集中隔离观察,对于有发热的病人是如何处理的?另外,对于外籍旅客处理有什么不一样吗?谢谢。
医院院长
余波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浦东机场对所有到沪旅客均要进行集中的隔离观察,在浦东新区高峰的时候有42个集中隔离观察点,对有发热或者有相关症状的旅客,浦东新区的各家防疫单位都会整体联动,将这些有症状的旅客第一时间送到就近的医院,医院也会在第一时间将他们收进隔离病房进行新冠的排查。如果排查出来核酸是阳性的话,我们由专门的负压救护车送到医院,如果排查出来核酸是阴性的话,由普通救护车送这些旅客回到隔离点进一步的集中隔离。所以整个过程是全流程的封闭管理。医院也是在全流程封闭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了很多做法,尤其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因为大量的疑似待医院以后,医院发热门诊空间还有限,因此我们在3月初的时候预判到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在上级卫健委的支持下,医院紧急将体检站、急救站、血站、科教楼等医疗及办公用房改建为独立的隔离病区。可以说是在一夜之间,我们就将隔离病区扩大到了间,在后面的防疫工作当中这间隔离病房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保障了疑似待排旅客应检尽检、应收尽收。
而在隔离病区收治病人,这也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考验,因为都是临时改造,所以在病房里的生活条件都比较有限,更重要的是怎样预防院感和交叉感染,医院的一个考验。我们根据国家下发的防控各项规定和指南,梳理出全程防控的风险点,制定了隔离病区的十大安全目标,包括医务人员的零感染、院内交叉零感染的发生,